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时政要闻
“雪龙2”号顺利返沪 我国最大规模北冰洋科考取得重要进展

2025-09-27

“雪龙2”号顺利返沪 我国最大规模北冰洋科考取得重要进展

发布日期:2025-09-27      来源:中国政府网

在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的“雪龙2”号(无人机照片,7月24日摄)。

9月26日,搭载着100名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的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。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北冰洋科考,由“雪龙2”号、“极地”号、“深海一号”和“探索三号”四船共同实施,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。

这次北极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,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

9月26日拍摄的停靠在上海国内基地码头的“雪龙2”号(无人机照片)。

9月26日,搭载着100名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的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。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北冰洋科考,由“雪龙2”号、“极地”号、“深海一号”和“探索三号”四船共同实施,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。

这次北极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,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

9月8日,“雪龙2”号回收CTD(温盐深剖面仪)。

9月26日,搭载着100名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的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。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北冰洋科考,由“雪龙2”号、“极地”号、“深海一号”和“探索三号”四船共同实施,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。

这次北极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,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

科考队员在北冰洋科考时回收生态海底着陆器(8月14日摄)。

9月26日,搭载着100名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的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。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北冰洋科考,由“雪龙2”号、“极地”号、“深海一号”和“探索三号”四船共同实施,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。

这次北极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,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

科考队员在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布放冰基浮标(8月25日摄)。

9月26日,搭载着100名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的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。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北冰洋科考,由“雪龙2”号、“极地”号、“深海一号”和“探索三号”四船共同实施,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。

这次北极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,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



010-81795280
副会长单位 常务理事单位 理事单位 合作机构

·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

· 国家开发银行

· 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

· 泰然集团

· 上海申亿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

· 巴州新天和棉花农民专业合作社

· 甘肃仕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

· 上海慧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

· 深圳平安综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

· 中科经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

·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
· 上海银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
· 甘肃航天信息有限公司

· 新疆航天信息有限公司

· 大连航天信息有限公司

· 黑龙江航天信息有限公司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时政要闻
“雪龙2”号顺利返沪 我国最大规模北冰洋科考取得重要进展

2025-09-27

“雪龙2”号顺利返沪 我国最大规模北冰洋科考取得重要进展

发布日期:2025-09-27      来源:中国政府网

在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的“雪龙2”号(无人机照片,7月24日摄)。

9月26日,搭载着100名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的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。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北冰洋科考,由“雪龙2”号、“极地”号、“深海一号”和“探索三号”四船共同实施,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。

这次北极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,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

9月26日拍摄的停靠在上海国内基地码头的“雪龙2”号(无人机照片)。

9月26日,搭载着100名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的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。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北冰洋科考,由“雪龙2”号、“极地”号、“深海一号”和“探索三号”四船共同实施,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。

这次北极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,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

9月8日,“雪龙2”号回收CTD(温盐深剖面仪)。

9月26日,搭载着100名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的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。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北冰洋科考,由“雪龙2”号、“极地”号、“深海一号”和“探索三号”四船共同实施,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。

这次北极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,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

科考队员在北冰洋科考时回收生态海底着陆器(8月14日摄)。

9月26日,搭载着100名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的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。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北冰洋科考,由“雪龙2”号、“极地”号、“深海一号”和“探索三号”四船共同实施,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。

这次北极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,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

科考队员在北冰洋高纬度海域布放冰基浮标(8月25日摄)。

9月26日,搭载着100名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的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。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北冰洋科考,由“雪龙2”号、“极地”号、“深海一号”和“探索三号”四船共同实施,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。

这次北极考察统筹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任务,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,为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



联系我们 | 人才招募 | 网站地图 | 免责条款

主办单位:
欢迎访问多层次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网站 !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(010)81795280
技术支持:北京中智科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
备案号 / 经营许可证号:京ICP备16029567号-2